湖南益阳市益阳大道(西)238号

办公热线:0737—6188111

招生办公室电话:0737—6183777

就业指导办公室电话:0737—6186289

扬帆正当时 聚力启新程——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 日期:2021-04-23
  • 浏览量:

春归万物生,策马踏新程。连日来,静寂了近8个年头的原湖南城市学院朝阳校区机器轰鸣,脏乱的道路清扫整洁,芜杂的树木修整一新,闲置已久的教学楼、图书馆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维修改造,规划新建的食堂、宿舍已开始筑基……这个人文底蕴深厚的校园,迎来属于它的新的春天。

3月1日上午7时38分,春雨霏霏,万木吐蕊,益阳大道旁原湖南城市学院朝阳校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市委书记瞿海以沉稳宏亮的声音郑重宣布:“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随后,主礼嘉宾共同启动推杆鎏金台,开启了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序幕。

百年师范,即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辉煌。益阳师范学校脱胎于1551年创建的龙洲书院,起始于1925年更名的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定名于1949年10月1日,是湖南省6所受国家教委表彰奖励的中等师范学校之一。学校先后培养的5万多名毕业生,不仅有一大批成长为教育专家、教学能手、名教师、名校长,还有许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学校办学近百年,涵育了优秀的师范文化,形成了成熟的教师培养、培训理念与模式,在湖南师范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学前和小学教师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近年来,学校以学前教育为主打品牌专业,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校”“模范职工之家”和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信息化建设示范学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园林式单位”“文明卫生单位”“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荣誉20多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通过“青蓝工程”“益师讲坛”等方式持续推进青年教师卓越成长培训工程,开展层次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等各级各类比赛,教师业务能力竞赛成绩显著。学校还加大课题及项目研究力度,完善课题、项目研究相关制度与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有特色、显成效。三年来,学校有1个国家级规划课题、7个省级课题成功结题,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课题和4个省级课题正在申报;有173人次在国家省市优质课比赛、课题论文评优中获奖,64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20年,蔡辰晨等10名老师被评为全市骨干教师,学校的老牌名优教师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李能知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符映红老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益阳市首席名师,学科带头人李国强、曹宽如等多次受邀到省、市教师培训班授课。

学校坚持师范办学方向不动摇,自2005年成为幼师培养基地以来,力求做大、做精、做优学前教育专业。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在关注思想教育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搭建技能训练平台,营造工匠精神氛围,建构特训小组教学模式,以学生特训项目为载体,以对接技能大赛为抓手,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职业竞赛成绩突出。近年来,学生在“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个,省级奖励31个;连续三年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键盘乐器项目中荣获二等奖2个;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20多次;参加全省公共基础课普测,2019年合格率为95.38%,2020年为100%。学校围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校园合作机制,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手段,促进学生就业。学校培养的幼师毕业生,不仅专业技能突出,还能歌善舞,能弹会奏,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近年来,我市着力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化解大班额,提升教育水平,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中,合格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历不达标等问题仍然突出,已成为制约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1999年,全国教育布局大调整,益阳师范学校停招中师生。自此,我市便没有一所专门的师范学校为本土培养补充合格中小学教师。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控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我市唯一一所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益阳师范,将因办学层次仅为中专而无法继续为我市培养学前教育师资。面对教育改革浪潮,益阳师范这所从400多年前走来、始终如一专注教育,并在漫长的时间洗礼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学校,又一次遭遇办学危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发展蓝图。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省“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要求益阳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这将使益阳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的支撑作用将愈发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为我省“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特别是乡村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培养,必须有长期稳定的培养基地为基础。

因此,在益阳新建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一支一专多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本土化”教师队伍,健全我市学前教育和乡村小学师资供给长效机制,既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益阳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国家、省、市战略的迫切需求,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作。从201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益阳师范学校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11月,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湖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为满足我省幼儿和小学师资的刚性需求,加快学前和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在怀化、益阳、永州 衡阳、长沙、娄底各建1所师范(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1月,我市将“以益阳师范学校为主体,创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启动了师专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值恒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调研座谈、论证选址,不断推进建设工作。

2020年8月27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熊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址调度会,研究学校选址方案。9月10日、16日、19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召集财政、发改、自规、教育、住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城投公司负责人听取意见,并现场察看学校选址。时任市政府副市长黄东红、副厅级干部喻国良带队,先后赴郴州、衡阳、永州等地考察学习。他们一致认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是破解益阳教育发展瓶颈的必要之举,必须全力支持。

2020年9月21日,是一个将载入益阳师范史册、为益师人所铭记的日子。市委书记瞿海主持召开市委常委第27次会议,会议研究决定,筹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益阳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一所培养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师的高标准现代化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议明确益阳大道旁原湖南城市学院朝阳校区为学校选址,坚持“高标准现代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位,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快项目建设,力争2021年秋季招生办学。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按照在校学生5000人的办学规模施工建设,由市财政局牵头筹集建设资金,市城投公司为建设主体,实施“交钥匙”工程。消息传来,全体益师人欢欣鼓舞,关心益阳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神采飞扬。

为全力筹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瞿海担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值恒担任组长。市领导精心部署,高位推动,成功争取将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设工程项目纳入2021年省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3月1日,学校建设项目与全省1248个重大项目一起集中开工开建;3月和4月期间,时任市委副书记黎石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徐云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熊炜,副市长李劲松分别带队对新校区建设开展现场调研,或主持召开筹建工作调度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进度,全力以赴实现既定目标,齐心协力高标准建好、办好师专学校,高质量培育好未来服务益阳的师范人才。

一所全新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扎根于益阳大地,以其丰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师范文化、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唱响全新的益阳教育之歌!

UWKC_(4BDBXB~SFMH$848II.jpg

新建师专鸟瞰效果图

益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