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7日讯(通讯员 伍晔 邓志豪)“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师范院校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必须深挖地方育人特色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更优秀的师范类应用型复合人才”。3月4日下午,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召开了“益生爱读”校本教材研讨会。

益阳本土文化校本教材开发研讨会。 邓志豪 供图
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林英同志主持。林书记首先详细介绍了校本教材开发的缘由,构想和进展等,并明确指出,校本教材的开发,事关学校发展大计,事关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学生培养、团队构建以及课程建设等,全体成员务必高度重视,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为建设更美、更高、更强的益师而努力。
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梦醒同志肯定团队成员前期努力与付出,同时强调,校本教材的开发,务必紧扣“责、勤、高”三个字”。“责”指的是编写成员务必具有高度的政治大局观,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负责,全力以赴;“勤”指的是编写成员务必勤于资料检索,勤于地方特色育人资源的收集,勤于思考;“高”指的是校本教材开发的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编写人员务必排除万难,高标准,严要求,拿出精品。
会上,党委委员、副校长郑聘龙、何子恢等同志也作了讲话。他们指出:“校本教材的开发,事关‘益师’未来发展,全体同志务必‘以学生为本’,侧重于适应地方文化发展的特色,侧重于适应本校教育环境和本校师生的特殊性,结合益阳市本土文化及我校办学特色,齐心协力铸精品,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得到均衡发展。”
校本教材的开发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促进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能充分发掘利用本土文化和学校资源,促进特色品牌学校的形成。此次会议表明该校上下对校本教材的开发非常重视,所有参与编写人员表示,一定会高效、高质量完成,为“益师”增光添彩。